欧洲杯下单平台摄影里,你搞得懂搞不懂的条框那么多,你摸得清看不透的词汇真不少;稳住不要慌,这次我们要有理有据地让你的摄影聊资华丽上天;这一期,咱们聊聊【APS-C画幅】。
搭载APS-C画幅传感器的数码相机早已成为了一种非常普遍的设计,在全画幅并不普及的年代,APS-C画幅相机便是中流砥柱的产品。延续至今,其对应的产品性能和镜头群也早已壮大。那么我们今天就来聊聊APS-C画幅的来龙去脉。
这一切还要从胶片时代说起,实际上APS-C是传统APS胶片的规格之一。1996年,由FujiFilm、Kodak、Canon、Minolta、Nikon五大公司联合开发的APS(先进相片系统,Advance Photo System)胶片系统问世。APS在原135规格的基础上进行了彻底改进,包括相机、感光材料、冲印设备等,缩小了胶片尺寸,并使用了新的智能暗盒设计,增加了一层磁性介质,使其具备数码书写能力,利用成像之外的面积将拍摄数据记录在胶片上,随拍随洗,无需等待整卷拍摄完成,这在当时是很新颖超前的设计。
APS定位于业余消费市场,共设计了三种底片画幅(H、C、P):H型是满画幅(30.3×16.6mm),长宽比为16:9;C型是在满画幅的左右两头各挡去一端,长宽比为3:2(16.6x24.9mm)。P型是满幅的上下两边各挡去一条,使画面长宽比例为3:1(30.3×10.1mm),被称为全景模式。
佳能EOS 1D系列采用了APS-H画幅的感光器,是一种权衡速度和成像面积的设计选择,
APS的问世夹在了胶片摄影和数码摄影之间,实际上是一种过渡产品。不难看出其所谓的先进功能在数码相机中完全可以实现,而且有了更大的扩展欧洲杯下单平台。APS系统未能得到展开便“出师未捷身先死”。
数码时代的早期,人们研发感光元件时也是按照135全画幅的标准来设计。但由于当时制造工艺并不完善,同时成本极高,人们便引用了APS-C这一画幅来进行开发设计,不但平衡了性能,也控制了造价。直到今天,APS-C画幅传感器的工艺和技术都已非常成熟,性能更是日趋完美,仍是主流产品所青睐的搭载选择。目前,也有采用APS-H画幅的相机,画幅更趋近于全画幅,但市面上的款式却很少。
因为APS-C的尺寸小于全幅,因此当把全幅相镜头安装在APS-C相机时,获得的图像就有所差别。因为光线经过全幅镜头之后获得的成像面积是大于传感器的,因此传感器获得的图像对比全幅传感器获得的就会有种“图片被裁切后”的感觉。
想知道一枚全幅镜头在APS-C上能获得相当于在全幅机器上的焦距是多少,就必须先知道换算率。根据对角线的长度,APS-C普遍的倍率为1.5/1.6倍,也称为等效焦距欧洲杯下单平台。然而,这个数值只是描述视角相当于全幅镜头的焦距,至于透视和景深关系则不会发生变化。许多专门为APS-C画幅打造的镜头,有些无法安装到全画幅机身上,有些则会产生严重的像场遮挡欧洲杯下单平台。
富士X系列产品依然全线使用APS-C画幅的传感器进行搭载,并且成像品质非凡
最后,我觉得讨论什么画幅成像更好的事情实在没意义,我更相信所有相机都能拍出好的照片。产品的定位、价格的考量、性能的权衡,这是商家给予我们的启点,拿起相机则是我们来走向终点的过程。